当前位置:艺术传媒学院>> 党群工作
 
 
艺术传媒学院
当前位置:艺术传媒学院>> 党群工作
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丨习近平讲述的故事:“播火者”李大钊
来源:艺术传媒学院 发布人:张舰 阅读:次 发布时间:2022/10/11 17:02:37 更新时间:2022/10/11 17:17:38

   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
    他曾预言“试看将来的环球,必是赤旗的世界”。
    他在走向绞刑架时,仍发出“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”的坚贞誓言。
    他就是李大钊。
    穿越时空回望,是什么力量让当时年仅38岁的李大钊视死如归?他“为之奋斗的理想”究竟是什么?本期《习近平讲述的故事》带您感受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。



    1889年10月,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。彼时的中国,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,封建统治愈益腐朽,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。



    1913年,李大钊东渡日本求学。在日本,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。1916年,李大钊从日本回国,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。他在《新青年》刊发《青春》一文,呼吁青年“背黑暗而向光明”、“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”,有力激发了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。



  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,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。他以敏锐的眼光,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,也从中看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。



    “工人是天”——一百多年前,在长辛店,李大钊曾给工人们启蒙共产主义思想。1923年,爆发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,长辛店也是主要的策源地和发生地之一。在革命斗争中,李大钊布衣素服、深入群众,开展的反帝反军阀斗争,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。
    1927年4月,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,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者在北京被捕入狱。走向绞刑架的李大钊,发出了“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”的坚贞誓言。



    回望百年党史,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、洒鲜血。历史照亮未来,奋斗成就伟业。一次次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勇气,一次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,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。

艺术传媒学院党总支
2022年10月11日

 
 
地址: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:450000 招生咨询电话:56657088 56657099 就业办电话:56068693
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、镜像 设计研发: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